首頁 > 公司新聞

中山照明企業談營銷色變 惰性使然?

中山產區企業麵臨哪些競爭?

第一,除了與其他產區企業的直接競爭以外,還麵臨市場大環境不利的局麵,這種市場大環境當然對所有產區企業都一樣。這種市場環境的持續不利形勢主要因為國際國內經濟的不景氣造成的。這種市場狀態已經成為新常態。在新常態下如何做好銷售,這是中山企業也是所有照明企業應該客觀麵對以及積極探索解決之道的問題。

第二,銷售模式的變化帶來的衝擊。主要是電商形勢下的銷售模式變化,使得傳統的銷售模式正在經受轉型陣痛。如何建立兩線渠道及與其他廠、商無縫對接,如何利用電商包括O2O模式銷售產品,應該成為中山企業的戰略要點。

第三,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產品更新的速度加快,而企業的技術更新步伐跟不上。另一方麵,以LED為主的企業,技術的更新換代促使元器件價格持續大幅下降,產品庫存貶值嚴重。緊跟技術潮流以及去庫存化應成為企業明年及今後的工作重心。

第四,在品牌知名度日益成為主導銷量的重要因素的形勢下,中山產區的企業大多缺少在行業和大眾的品牌知名度,這對傳統渠道和電商的銷售都是不利的。建設、打造自主品牌應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中山企業缺少什麼?

本次沙龍上,大多數到場的中山企業老板或營銷老總在談話中都表現出非常保守的態度,認為做好產品才是關鍵,甚至提出“做營銷是找死”的觀點,得到一些現場人士的附和。對此百光照明董事長王軍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山照明企業的膽子不夠大,缺少廣東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膽量,隻顧埋頭拉車(做產品),從不抬頭看路(研究形勢和策略)。

從營銷理論的角度看,產品當然很重要,但是沒有營銷的產品生產或者超過市場需求的產品品質(表現為消費者為產品品質所能承受的價格)是一種脫離生產目的的行為,是與市場規則背離的。

談營銷而色變的中山企業老板,其實是一種惰性使然,因為以往靠代加工就可以很輕鬆地賺錢,所以不願意辛苦做營銷。

魯迅在《呐喊自序》中寫到:“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麵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這“鐵屋”就是當前中山企業麵臨的形勢。麵對這樣的形勢,隻有醒來而且行動,才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